您的位置教学教案 >>地理教案 >>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参考资料
作者:   加入日期:06-07-04
 

参考资料

国家与地区

在地理学中,国家是指一个具有保持内部稳定、不受外来控制和侵略(干涉)能力的政府领导下,占据一定领土,有组织的实际政治地区。一般具有清晰的边界并得到国际公认。

与“国家”并列的“地区”,在地理学中是指还没有取得独立的、被他国侵占或附属的殖民地或属地。

世界上各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差别很大,如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俄罗斯,其面积约为摩纳哥的950万倍;我国的人口则是瑙鲁的13万倍。此外,各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水平也各不相同。依据不同的标准,国家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1)按国家规模(领土面积或人口数量)可分为大国、中国、小国等级别;(2)按地理位置分为岛国或海洋国家(领土全部由岛屿组成,如印度尼西亚、日本、英国等)、内陆国(领土四周皆为陆地,如蒙古、瑞士、匈牙利等)、大陆国(位于各大陆沿海地区,如中国、美国、俄罗斯等);(3)按领土结构分为单节国家(由一块紧凑完整的领土组成,如波兰、瑞士、阿富汗等)、复节国家(由两块或两块以上在空间上相互分离的领土组成,如美国、意大利、马来西亚等);(4)根据国体(国家的阶级性质)分为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5)根据政体(国家政权构成形式)分为共和制国家(如法国、美国等)、君主制国家(如英国、比利时、日本等);(6)根据政权集中状况分为中央集权制国家(如中国、法国等)、联邦制国家(如美国、加拿大等);(7)按经济指标划分为发展中国家(其中又分为低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高收入石油工业国)、发达国家。

领陆

领陆指国家国界范围内的陆地及其底土,是国家领土组成的基本部分。一国的领陆包括其大陆部分,也包括其所属岛屿,如果是岛国或群岛国,其领陆就由其全部岛屿或群岛构成。国家有权对所属陆地地表以下深度无限的地下资源进行勘探、开采,修建隧道,铺设管道和经营其他事业。

领水

领水指国家主权管辖下的全部水域及其底土,包括内水和领海两部分。

内水包括河流及其河口、湖泊、港口、内海等。在内水中,从河源到河口(或入海口)的整个河段都在一国领土之内的河流为内河,如中国的长江、黄河,美国的密西西比河,俄罗斯的伏尔加河等。内海主要指一国领海基线以内的海域,包括领湾(海岸属于一国,湾口距离不超过24海里(1海里=1 852米)的海湾)和领峡(两岸属于同一国家领土,宽度不超过该国领海宽度1倍的海峡),如中国的渤海和琼州海峡,日本的濑户内海等。历史性海湾指海岸属于一国,其湾口宽度虽超过领海宽度的两倍,但在历史上一向被承认为沿海国内水的海湾,目前各国已宣布的历史性海湾入口处的宽度相关很大,有一些还有争议。

领海是沿海国从海岸基线向外伸展一定宽度,并处于该国主权管辖下的海域,是领水的主要组成部分。与内水不同,在一国领海内,外国非军用船舶享有无害通过权,即不损害该国的和平、良好秩序或安全。目前,国际间还没有统一划定的领海宽度。1958年《领海及毗连区公约》规定:国家主权及于其陆地领土及其内水以外邻接其海岸的海域,称为领海。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在规定中增加了在群岛国的情形(主权及于群岛水域以外邻接的一带海域),并对领海宽度作了限制,即“从按照本公约确定的基线量起不超过12海里”。领海基线是沿海国划定其领海外部界限的起算线,这在国际实践中主要有三种:(1)低潮基线,即退潮时海水退出最远的那条海岸线,也称正常基线,适合海岸线平直的国家;(2)直线基线,即在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岛屿上选定适当点作为基点,然后将相邻的基点用直线连接起来所构成的连续折线,适用于海岸线极为曲折,或紧邻海岸有一系列岛屿的国家;(3)群岛基线,即连接群岛最外缘各岛和各干礁的最外缘各点的直线,适合于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毛里求斯等群岛国家。

我国1958年9月4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这项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领土,包括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和同大陆及其沿海岛屿隔有公海的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以及其他属于中国的岛屿”,“中国大陆及其沿海岛屿的领海以连接大陆岸上和沿海岸外缘岛屿上各基点之间的各直线为基线,从基线向外延伸12海里的水域是中国的领海”。目前,我国海岸基线的基点只宣布了部分,大量的领海基线的确定工作还有待完成。

领空

领空指国家领陆和领水的上空。1944年芝加哥《国际民用航空条约》规定:“缔约各国承认每一个国家对其领土之上的空气空间具有完全的和排他的主权”。因此,国家有权禁止任何外国飞机在领空飞行,但是,各国可以通过缔结双边或多边协定,进行定期空中往来,或允许民用飞机临时进入和通过。对于领空的上限,国际上目前还没有统一规定,大致有三种意见:(1)以不同的空气构成为依据来划分界限;(2)以航空器向上飞行的最高高度(距地面30~40千米)为限;(3)以人造卫星离地面的最低高度(100~110千米)为限。越来越多的国家赞同第三种意见。因此,一般认为国家的主权空间高度,不应超过人造卫星围绕地球运行的最低轨道高度(也即大约在100千米左右)。

国界的设立

在理想状态下,国界的形成与设立一般要经历三个阶段。例如要划定两个国家间的边疆,首先要考虑有关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因素,由两国代表团经过外交谈判,就大致的国界位置达到协议,通过勘界过程找出确切的位置;然后在此基础上签署类似条约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其中包含关于地面实际地点的描述或者确定国界位置的走向;再由制图员将已确定的国界画在大比例尺地图上,这称为划界过程;接下来的标界过程,根据条约文本实地勘察国界,在地面上竖立与地图上的定点相符的界标,如栅栏、围墙、水泥柱、钢桩,或其他看得见的标志,并制作详细记载全部国界走向和界标具体位置的国界议定书和国界地形图。

当今世界部分地区的国界争端和领土纠纷

(1)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对耶路撒冷城、加沙地带、约旦河西岸和戈兰高地的争夺,伊朗和伊拉克的国界争端,伊拉克与科威特的领土争端,巴林和卡塔尔、伊朗和阿联酋、也门和沙特阿拉伯的国界争端。(2)南亚。印度和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归属的争执,印度和孟加拉国的领土争议,中国和印度边境问题。(3)东南亚。南中国海问题。(4)东亚。日本与俄罗斯之间的北方四岛问题。(5)独联体国家之间的领土争议。(6)欧洲。巴尔干半岛冲突,西班牙和英国关于直布罗陀归属的争议。(7)非洲。利比亚和乍得关于奥祖地区、索马列里和埃塞俄比亚关于欧加登地区的归属争议等。(8)南美洲。阿根廷和英国关于马尔维纳斯群岛归属的争端等。

拉丁美洲

拉丁美洲是美国以南美洲地区的通称,包括墨西哥、中美洲、西印度群岛和南美洲。拉丁美洲曾长期沦为西班牙、葡萄牙等拉丁语族国家的殖民地。现有33个国家中,19个国家通用西班牙语,巴西通用葡萄牙语,海地通用法语,均属拉丁语族,约占总面积的95%,故被称为拉丁美洲。总面积2 070多万平方千米(包括附近岛屿),人口主要是印欧混血种人、黑白混血种人和白人,其次是印第安人和黑人。拉丁美洲现有33个独立国,还有仍处于英、美、法、荷统治下的殖民地。

国民生产总值

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有部门生产的、以货币表现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量。它是综合反映全部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其英文缩写为GNP。

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是以一国常住居民为准,若以国界为准计算,则为国内生产总值(GDP),它是指一国领土范围内本国居民和外国居民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

世界银行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低收入、下中等收入、上中等收入、高收入四大类国家:

 

 

低收入国家

下中等收入国家

上中等收入国家

高收入国家

人均GNP(美元)

<785

785~3 125

3 126~9 655

>9 655

  资料来源:《1998/1999世界发展报告》

国民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中的一项指标。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还包括这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人口受教育水平、城市人口比例、国家科技发展水平,等等。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发达国家多属于经济合作组织国家、欧盟国家和西方七国集团,其中,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七国,通常被称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中除澳大利亚、新西兰位于南半球以外,其他国家都位于北半球,因此把发达国家称之为“北方”。发达国家面积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人口约占25%。

发展中国家绝大多数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独立的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国家,有100多个。发展中国家大多位于南半球和北半球的南部,因此把发展中国家称之为“南方”。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发展中国家中,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来说,除新加坡、韩国、巴西等少数国家达到中等或上中等收入国家水平以外,其他绝大多数国家都属于低收入国家。就平均而言,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约是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16倍;而有些国家的差距就更为显著,例如,美国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尼日利亚的90多倍。

南北对话和南南合作

由于历史原因,南北双方在经济关系方面长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发展中国家在取得政权以后,迫切要求发展经济,改观现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对此,联合国从1964年起定期举行贸易和发展会议,讨论上述问题,这也就是“南北对话”的发端。1981年,在墨西哥的坎昆举行了关于合作和发展的国际会议,即南北对话首脑会议。有22个国家的代表与会,中国首次参加。会议就恢复全球性谈判和解决南北经济关系问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磋商。虽然会议并未达到目标,但加强了南北间区域性经济联系和对话。

发展中国家于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1964年建立了77国集团。这是发展中国家之间加强相互间的经济合作的开端。南南合作也就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其目的在于:加强政治独立、经济独立和集体经济力量,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联合国

成立于1945年,是一个全球性的国际政治组织。

《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发展国际间以尊重各国人民平等权利及自觉原则为基础的友好关系;进行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经济、社会、文化和人道主义性质的问题,并且促进对于全人类的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构成协调各国行动中心,以达到上述目的。

《联合国宪章》中规定的联合国及各成员国为实现宗旨所应遵循的原则是:① 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② 会员国忠实履行宪章规定所承担的义务;③ 和平解决会员国间国际争端;④ 会员国不得以不符合宪章宗旨的任何方式进行武力威胁或使用武力;⑤ 会员国对联合国依照宪章采取的任何行动应给予一切协助,联合国对任何国家采取防止或强制行动时,各会员国对该国不得给予协助;⑥ 联合国在确保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必要范围内,应确保非成员国遵循上述原则;⑦ 联合国不得干涉任何国家的国内事务,但不妨碍联合国对威胁、破坏和平行为和侵略行为采取强制行动。

联合国设有大会、安全理事会(简称安理会)、经济及社会理事会(简称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和秘书处六个主要机构。其中联合国大会是主要的审议机构,由全体会员国组成,每年召开一次例会;联合国安理会是联合国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主要机构,也是惟一有权采取行动的机构,它由中、法、俄、英、美5个常任理事国和10个非常任理事国组成,强调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联合国成立50多年来,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实施和平解决国际争端,防止用武力威胁其他国家的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以及裁军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联合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 促进殖民地人民的独立;② 促进社会、文化、教育、卫生和福利方面的国际合作;③ 提倡国际人权保护;④ 支持发展中国家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活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联合国在缓和地区冲突方面显示出不可替代的作用。

印度的软件产业

据世界银行的有关调查显示,印度软件出口的规模、质量和成本等综合指数名列世界前茅,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计算机软件大国。从1991年开始,印度的软件产业每年以50%的速度增长,2000年生产总值达到83亿美元,预计到2007年将达到500亿美元。印度的软件产业的发展与印度的产业政策导向和教育等有直接关系。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政府根据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潮流,制定了重点开发计算机软件的长远战略,并首先在班加罗尔建立了全国第一个计算机软件技术园区。如今,班加罗尔已成为印度软件之都,被誉为世界十大硅谷之一。政府针对软件产业的发展需要,特别设立了众多的信息科技学院,培养软件人才,为印度软件业的发展造就了百万软件精英。另外,英语是印度的官方语言,在教育中重视数学,强调企业家讲学、学生到实业界实习、保证学生学习和软件产业新技术不脱钩,也是印度成为软件强国的关键。目前,微软、IBM等国际领先企业都在印度设有研发基地,全国有18个软件科学园区和近5 500家软件企业。

世界贸易组织

根据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关于建立世界贸易组织的协议而产生的、规范世界范围贸易、投资和经济合作的全球性组织。1995年1月1日取代原关贸总协定而成立。其宗旨是:促进经济和贸易发展,以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保障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的增长;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合理利用世界资源、扩大货物和服务的生产;达成互惠互利的协议、大幅度削减和取消关税及其他贸易壁垒并消除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中国于2001年12月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成为其第143个成员。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

简称国际奥委会,是当今世界上最有影响的国际体育组织,成立于1894年6月23日在巴黎召开的国际体育代表大会。国际奥委会的宗旨是:依据奥林匹克宪章,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领导奥林匹克运动健康地发展;鼓励组织和发展体育运动和体育比赛;保证奥运会的正常进行;鼓励青年参加体育活动并从中受到教育,为建立一个和平和更加美好的世界而作出贡献。奥林匹克的口号是“更快,更高,更强”。

国际奥委会有权选择和决定奥运会的主办城市。申请主办奥运会的城市,经所在国家奥委会同意后,由该市官方当局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如果有多个城市提出申请,则由国际奥委会召开有关会议,经投票选举出其中的一个城市。这种会议必须在非候选城市的国家进行,一般情况下,最迟要提前6年选定。2008年第29届奥运会的主办城市是北京。

欧洲联盟

简称“欧盟”,是在欧洲共同体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现有成员国15个。欧共体的创始国为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6国。后经4次扩大,丹麦、爱尔兰和英国于1973年,希腊于1981年,西班牙和葡萄牙于1986年,奥地利、芬兰、瑞典3国于1995年加入欧共体。其宗旨是:“通过建立无内部边界的空间,加强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建立最终实行统一货币的经济货币联盟,促进成员国经济和社会的均衡发展”,“通过实行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在国际舞台上弘扬联盟的个性”。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简称“北约组织”,亦称“北大西洋联盟”或“北大西洋集团”。1949年8月,美国、英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挪威、葡萄牙、意大利、丹麦、冰岛、法国和加拿大根据北大西洋公约成立的军事组织。土耳其和希腊、联邦德国及西班牙分别于1952年、1955年和1982年正式加入。北约组织的宗旨是:通过政治、军事、经济领域以及科学和其他方面的合作和磋商,为成员国提供共同安全保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华沙条约组织的解体和冷战的结束,北约迅速调整战略,以“全方位应付危机”取代“前沿防御战略”,通过北约东扩和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竭力向中东欧和前苏联地区拓展影响,在欧洲安全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石油输出国组织

1960年9月10日,伊拉克、伊朗、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开会,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14日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简称“欧佩克”。至2000年6月,共有成员国11个,除了5个创始国外,还有阿尔及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卡塔尔、利比亚、尼日利亚和印度尼西亚。该组织成员石油储量约占世界石油储量的78%,原油产量占世界原油产量的35%,原油出口量占世界原油交易的60%。该组织的宗旨是:协调和统一成员国的石油政策,并确定以最适宜的手段来维护它们各自和共同的利益。在20世纪70年代,该组织为了保护成员国的石油收益,多次迫使西方石油公司签订提高石油标价的协议,并单方面作出提高石油标价的决定,从而取得调节世界石油市场价格的支配权,一度使西方国家陷入石油危机,并为推动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改革起了积极作用。但是,进入80年代后,由于世界石油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该组织先后采取“减产保价”和“减价保产”等措施,被迫不断降低石油价格和限制成员国的产量,使该组织逐渐丧失调节石油价格的支配权。这一发展趋势非短期所能扭转。

东南亚国家联盟

东南亚国家联盟(简称东盟)的前身是马来亚(现马来西亚)、菲律宾和泰国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8月7~8日,印尼、泰国、新加坡、菲律宾四国外长和马来西亚副总理在曼谷举行会议,发表了《曼谷宣言》,正式宣告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同月28~29日,马、泰、菲三国在吉隆坡举行部长级会议,决定由东南亚国家联盟取代东南亚联盟。《东南亚国家联盟成立宣言》确定的宗旨和目标是:(1)以平等与协作精神共同努力促进本地区的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和文化发展;(2)遵循正义、国家关系准则和联合国宪章促进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3)促进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科学等问题的合作与相互支援;(4)在教育、专业和技术及行政训练和研究设施方面互相支援;(5)在充分利用农业和工业,扩大贸易、改善交通运输、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合作;(6)促进对东南亚问题的研究;(7)同具有相似宗旨和目标的国际和地区组织保持紧密和互利的合作,探寻与其更紧密的合作途径。

美洲国家组织

1890年4月14日,美国同拉美17个国家在华盛顿举行的第一次美洲会议上,决定建立美洲共和国国际联盟及其常设机构──美洲共和国商务局。此后,4月14日被定为“泛美日”。1948年在波哥大举行的第九次美洲会议上,通过了《美洲国家组织宪章》,遂称为美洲国家组织。其宗旨是:加强本大陆的和平与安全,确保成员国之间和平解决争端;成员国遭侵略时,组织声援行动,谋求解决成员国间的政治、经济、法律问题,消除贫困,促进各国间经济、社会、文化的合作;控制常规武器;加速美洲国家一体化进程。

非洲联盟

成立于2002年7月9日,现有成员国53个,其前身是非洲统一组织。1963年5月22~26日,31个非洲独立国家在亚的斯亚贝巴举行首脑会议。会议于5月25日通过了《非洲统一组织宪章》,决定成立非洲统一组织,其宗旨是:促进非洲国家的统一与团结,协调并加强非洲国家之间政治、外交、经济、文教、卫生、科技、防务和安全等方面的合作;努力改善非洲各国人民的生活;保卫各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与独立,从非洲根除一切形式的殖民主义;在对《联合国宪章》与《世界人权宣言》给予应有的尊重情况下促进国际合作。非洲联盟的成立标志着非洲各国将从争取独立走向摆脱贫困、全面发展。

阿拉伯国家联盟

1945年3月22日,在埃及倡议下,7个阿拉伯国家的代表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通过了《阿拉伯联盟宪章》,阿拉伯国家联盟正式成立,简称阿拉伯联盟或阿盟。至1999年,共有成员国22个:阿尔及利亚、阿联酋、阿曼、埃及、巴勒斯坦、巴林、吉布提、卡塔尔、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亚、毛里塔尼亚、摩洛哥、沙特、苏丹、索马里、突尼斯、叙利亚、也门、伊拉克、约旦、科摩罗。阿盟的宗旨是:密切成员国间的合作关系,协调彼此间的政治活动,捍卫阿拉伯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全面考虑阿拉伯国家的事务和利益,各成员国在经济、财政、交通、文化、卫生、社会福利、国籍、护照、签证、判决的执行以及引渡等方面进行密切合作。成员国相互尊重国家的政治制度,彼此之间的争端不得诉诸武力解决,成员国与其他国家缔结的条约和协定对其他国无约束力。

阿拉伯联盟作为阿拉伯国家团结的组织,在促进成员国间的合作,维护阿拉伯国家利益,反对外向侵略和干涉等方面作出了成绩,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地区举足轻重的国际组织。

红十字会

是一种志愿的、国际性的救护、救济团体,起源于19世纪中叶欧洲的战场救护,后来逐渐包括平时的自然灾害救济、社会福利、输血、急救和护理等工作,至今已发展为全球性的运动。红十字组织成员遍布世界各地,成为最有影响的国际组织之一。它坚持以人道主义为宗旨,主要任务是防止并减轻人类的疾苦,保护人的生命健康;保障人类的尊严;为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社会福利而工作。当今世界各国都承认、维护和尊重红十字会的工作。1864年8月《万国红十字会公约》规定红十字会标志为白底红十字,表示战时从事战地救护和战俘救济工作的组织机构及其医护人员在敌对双方中保持中立。同时,公约对各国已采用白底红新月或白底红狮与太阳以代替红十字标志的,亦同样予以承认。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相关资料
《地势和地形》说课稿3
《地势和地形》说课稿2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2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1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1.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3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1.2《地球的运动》教案2
《人口与人种》教案2
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1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参考资料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3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2
第四章第一节《世界人口与人种》教案1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1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1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1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6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教案1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1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教案1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2
《第五章 国际合作》教案1
《第五章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案1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1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2
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1
《多变的天气》教案5
《多变的天气》教案4
《多变的天气》教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地理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