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教学教案 >>地理教案 >>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参考资料
作者:   加入日期:06-07-04
 

参考资料
人口统计指标
 
 
实际上,人口自然增长率就是一定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减去同期人口死亡率。由上述公式可得:
 
人类历史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
历史阶段
经济发展水平
人口增长特点
18世纪前
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农业生产为主。
人口增长缓慢,公元元年全世界近1.7亿人口,至18世纪末才增长到9亿人口。
18世纪~20世纪40年代
18世纪工业革命后,生产力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人口增长迅速,18世纪后半叶人口年平均增长率已达到0.64%。
20世纪50年代以来
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50年代至70年代末,人口迅猛增长,这一时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2%左右,80年代后人口年增长率渐渐减低,20世纪末约为1.5%,但因人口基数很大,每年净增人口高达8000万。
不同时期世界人口增长速度的比较
时间
平均年人口增长率
按该时期年平均增长率增长全世界人口翻一番所需时间
人口增长速度
1830~1930年
0.69%
100年
在1830~1999年这一时期中为最慢
1930~1960年
1.38%
50年
较1830~1930年速度提高了一倍
1960~1975年
1.92%
37年
较1930~1960年速度提高了近1/3
1975~1987年
1.93%
36年
较1960~1987年速度提高了近2.8%
1987~1999年
1.52%
46年
较1960~1987年速度降低了1/4强
世界各大洲人口增长情况(1950~2000年,单位:百万人)
年份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
拉丁美洲
大洋洲
1750
502
163
106
2
16
2
1800
635
203
107
7
24
2
1850
809
276
111
26
38
2
1900
947
408
133
82
74
6
1950
1402
547
224
172
166
13
2000
3682
729
784
310
210
30
人口密度
是指单位面积土地上居住的人口数。表示地区内人口稀疏的平均状况。通常以每平方千米内的常住人口为计算单位。1900年世界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0.8人,2000年世界人口密度已增至每平方千米44人。
1989年,世界各大洲人口密度如下表所示:
大洲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人口密度(人/千米2
111
102
16
17
21
3
*不包括前苏联,1989年,前苏联的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人。
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人口分布的最大特征是不平衡性。就全世界而言,目前地球上只占陆地面积7%的地区,却居住着全球70%的人口;而大陆上有35%~40%的土地基本上无人居住。就区域而言,各大洲和各国之间的人口分布也是不平衡的。在各国内部的不同地区之间人口分布也很不平衡。
但是,人口分布也带有一定的规律性:人口分布在水平方向上,主要集中在北半球,北半球居住着地球上90%的人口,而南半球只有10%的人口,在北半球,人口又多集中在北纬20°~60°之间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人口分布还有集中于沿海地区的趋势。人口分布在垂直方向上,大量集中在比较低平的地方,海拔高的地方人口相对稀少。
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从社会经济条件方面来说,开发历史久远、经济发达的地区,一般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从自然条件方面来说,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湿润、交通便利、资源丰富的地区,一般是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相反,气候十分干旱,或过于湿热,或非常寒冷,以及海拔很高的地区,一般是人口比较稀疏的地区。
人口问题
所谓人口问题,是指由于人口再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人口数量增长、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年龄、性别结构,人口的城乡结构和地区分布结构)等问题,以及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对环境和社会、经济等所产生的影响。
人口增长过快,可造成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过高,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持续增长。而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可造成老年人口比重过高,而少年儿童比重过低,这就会使总人口数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继续减少。
人口增长过快会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的、经济的和环境、资源、能源等问题,主要有粮食问题、住房问题、交通问题、就业问题、教育问题、医疗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问题,以及资源、能源短缺或紧张等问题。
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则会产生老龄化问题、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举例
(1)交通压力增大 下面是我国1990年与1950年的人口、交通运输有关数据的对比。
1950年
1990年
1990年比1950年增长(倍)
全国人口(亿)
5.52
11.43
1.07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万千米)
2.22
5.34
1.41
全国公路里程(万千米)
8.07
102.83
11.74
客运量(万人)
2.04
77.27
36.88
旅客周转量(亿人千米)
240
5628
22.45
货运量(万吨)
21554
970602
44.03
货物周转量(亿吨千米)
455
26207
56.60
1990年与1950年相比,我国的人口增长了1.07倍,铁路里程和公路里程分别增长了1.41和11.74倍,也就是说,交通运输里程的增长大于人口增长;但是,人口流动量(旅客周转量)与货运量(货物周转量)分别增长了22.45和56.60倍。由此可知,人口的增长对交通运输会造成压力。
(2) 居住条件差下面是我国1990年北京、上海、天津三大城市住房情况的统计数(住房总面积、人均住房面积均为建筑面积数)。
北京
上海
天津
市区人口(万人)
699.5
783.5
577.1
年末住房总面积(万平方米)
4294.4
4984.6
3021.8
人均住房面积(平方米/人)
6.14
6.37
5.24
上面统计数仅反映了住房的拥挤,不包括住房的条件。
(3) 就业困难由于劳动人口的增长大于社会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数,就必然造成有部分劳动人口找不到工作,因此,也就造成了就业困难。
(4) 饥饿贫困目前,由于粮食的增长被增长的人口所抵消,人均粮食提高很少,甚至减少(现在世界上共有60多亿人口,人均粮食约360千克,如果人口再增长10亿,而粮食总产量只增长十分之一,那么,那时的人均粮食约为340千克)。因此,有部分人得不到足够的粮食。由于就业困难,部分找不到工作的人生活就必然会发生困难。
人口增长过快,不仅会造成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问题,还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森林、草原、耕地等各类土地资源以及水资源、矿产资源等自然资源数量的减少(特别是人均拥有量锐减)等一系列问题。
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是一个国家根据本国人口增长过快或人口停止增长乃至出现负增长而采取的相应的政策措施。不同的国家,因本国人口发展的情况不同,采取了不同的人口政策;而且,一个国家的人口政策还会随着本国人口发展的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例如,泰国20世纪上半叶时期推行的是提倡与鼓励生育,到60年代中期,人口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2%;由于人口剧增,人均耕地减少,粮食供应紧张,于70年代开始大力推广“家庭生育计划”,199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由70年代初的3%下降到1.5%。法国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国家,也是第一个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国家为了提高出生率,缓解老龄化程度,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人们多生育。
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当人口增长超过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会产生过剩人口,出现就业困难、饥饿贫困等一系列问题;当人口增长过于缓慢,或出现负增长,就会出现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类的生存,需要一定的空间,要从自然界获取各种物质和能量,还要向自然界排放生产、生活的废弃物。因此,人口的增长应考虑到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也就是说,人口的增长还要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① 乡村人口作为一种劳动力,涌入城市,增加了城市的劳动力来源。
② 乡村人口作为消费者,涌入城市,增加了城市商品的购买力。
③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也会给城市带来居住、交通等方面的压力。
④ 乡村人口涌入城市,当所提供的劳动力大大超过该城市所能接纳的劳动力,涌入者的就业就相当困难,这就会给城市管理,特别是治安管理带来冲击,产生负面效应。
种族
种族(人种)是人类发展初期形成的有共同体质特点的人群。这些具有遗传性的体质特点,包括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头型、鼻型、面型、血型等。早在人类发展的初期,其身体外表上的重大差别就已形成。这种差别是由于人类各集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相当隔离地生活在不同地理环境条件下的缘故。因此,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白色、黑色三大人种。各人种外部特征有许多差别,但他们共同创造了人类古代文化。文化的发展不决定于种族,而取决于政治经济、生产关系及其社会发展条件,各人种的外部特征的差别从未起过任何作用。而人种在体质形态上的某些遗传特征,属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可见,种族主义者鼓吹的“种族优越论”是反科学的谬论。
白色人种是人口最多的人种,占世界人口的54%左右。黄色人种是第二大人种,占世界人口的37%左右。黑色人种占世界人口的8.5%。其他人种合计占世界人口的0.5%。
语言和文字
语言是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就语言的基本职能来说,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也是一种思维工具。马克思、恩格斯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所以说,语言有帮助人们认识世界的作用。
依照语言谱系分类,运用历史比较法,根据语言的历史来源和语言间关系的远近,把世界上的语言分成若干语系,又按其亲属关系的远近,把同一语系再分为若干语族,而同一语族还可细分为若干语支。
语系、语族、语支简表(语言谱系分类)
一、汉藏语系
1.汉语。
2.壮侗语族──壮语、布依语、傣语、老挝语等。
3.苗瑶语族──苗语、瑶语等。
4.藏语语族──藏语、彝语、景颇语、哈尼语、缅甸语。
二、印欧语系
1.印度语族──印地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
2.伊朗语族──波斯语、阿富汗语。
3.斯拉夫语族──俄语、乌克兰语、保加利亚语、波兰语、捷克语。
4.波罗的语族──立陶宛语、拉脱维亚语。
5.日耳曼语族──荷兰语、德语、英语、瑞典语、丹麦语、挪威语、冰岛语。
6.凯尔特语族──不列颠语、爱尔兰语、苏格兰语。
7.拉丁语族──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法语、意大利语、罗马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
三、乌拉尔语系
1.芬兰—乌戈尔语族──芬兰语、匈牙利语。
2.撒莫狄语族。
四、阿尔泰语系
1.突厥语族──土耳其语、维吾尔语、乌兹别克语。
2.蒙古语族──蒙古语、满语、鄂伦春语。
五、闪—含语系
1.闪语族──阿拉伯语、埃塞俄比亚语。
2.含语族──索马里语。
六、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
七、达罗毗荼语系
八、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
九、南亚语系
关于日本语和朝鲜语尚未证实是属何种语系。
全世界共有多少种语言呢?法国科学院推定为2 796种,而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为2 500至3 500种。据前民主德国出版的《语言与学语言交际手段指南》一书认为,现在世界上已知的语言有5 651种(公认的独立语言有4 200种)。
使用各种语言的人数占世界总人数的比例:汉语25%、英语8.4%、俄语5.7%、西班牙语4.8%、印地语3.7%、日本语3.1%、德语3.01%、阿拉伯语2.7%、法语1.6%。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的系统,是最重要的辅助与扩大语言的交际作用的工具。文字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重要的里程碑,在有些多民族国家中,有的少数民族没有文字。例如,我国直到1959年底,才为壮、苗、彝、侗、布依、黎等十多个民族创造了拼音文字。
文字对社会的进步有很大的作用,没有文字,就不可能有发达的科学文化和现代化生产。
世界主要语言
汉语 除中国大陆和台湾省以外,汉语还分布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一些华人较多的国家。汉语的标准语,在大陆称为普通话,在台湾称为国语,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称为华语。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大约有13亿。
英语 英语是当前世界上通行最广的语言之一。目前,世界上把英语作为第一语言(本族语)使用的人口约有3亿,作为第二语言(即不是本族语,但为所在国通用语)使用的人口约有2.5亿,两者合计共有5.5亿;此外,把英语作为外国语使用的人约3亿~5亿。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和作为外国语这两种不同的使用方法,说明英语正愈来愈被看成一种国际交往的工具,它不再为一国或一个民族所专有,而是一种重要的信息媒介工具。
法语 分布地区除法国外,还有比利时南部、加拿大魁北克省、瑞士部分地区、卢森堡,以及塞内加尔、马里、几内亚、刚果、贝宁、布隆迪等非洲的一些国家。它是上述国家的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使用人数超过1亿。
俄语 俄罗斯的母语。以俄语为母语的人约有1.5亿,以俄语为第二语言的人约有5 000万。
西班牙 语西班牙的官方语言,也是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的官方语言。全世界说西班牙语的人约有3亿。
阿拉伯语 沙特阿拉伯等西亚19个国家的官方语言。使用人数约近2亿。
宗教
宗教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是人们的社会意识的一种形态,是感到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因而企求某种超越的力量作为命运的依托和精神归宿。多数宗教认为,在现实世界之外,还有超自然的力量或实体(上帝、天神、鬼灵等)存在,并认为这种超自然的力量能够影响人们的命运,因而产生敬畏和崇拜的思想感情。
世界主要宗教
基督教 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和小亚细亚一带,以后迅速传播于地中海周围的西亚、南欧、北非、高卢(相当于今日的法国、比利时,以及荷兰、卢森堡、瑞士和德国的一部分)、不列颠。5~10世纪期间逐渐遍及全欧。11世纪,发生了东西教会大分裂,形成了西方的公教会(天主教)和东方的正教会(东正教)。16世纪西欧的宗教改革运动,又从天主教会内分裂出了新教(中国一般称为基督教)。在中世纪的欧洲,天主教会是封建社会的精神支柱,镇压和窒息了进步的科学思想和活动。在资本主义时代,基督教随着欧洲国家的殖民扩张,传播到非洲、美洲和亚洲以至全世界。基督教对欧美许多国家的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
伊斯兰教 产生于公元7世纪的阿拉伯。622年,穆罕默德在麦地那(沙特阿拉伯中西部的一个地方,今已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之一)建立了第一个伊斯兰神权国家。以后随着阿拉伯伊斯兰教徒不断对外扩张和经商交往,伊斯兰教遂由地区性宗教发展为世界性宗教。伊斯兰教在中世纪由近东传入中亚地区、印度尼西亚、印度和中国。伊斯兰教对中东以及以后逐渐传入的国家和地区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佛教 产生于公元前6~前5世纪的印度。公元前3世纪被孔雀王朝的阿育王奉为国教,并传播到印度邻近地区很多国家。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中出现大乘佛教,7~8世纪大乘佛教的一部分与印度教混合而形成大乘密教。13世纪初,由于外来势力的沉重打击及僧侣内部的腐败等原因,佛教在印度本土消失。19世纪末,稍有复兴,20世纪40年代后,又有新的发展。目前仍广泛流行于中国、日本、东南亚地区。
宗教与文化
在人类的文化知识活动领域中,宗教一直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和科学及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如哲学、文学、艺术、道德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宗教和其他形式的意识形态相结合而产生的宗教文学、宗教音乐、宗教美术、宗教建筑等,作为各民族历史文化的一部分,已成为人类文化的财富。
聚落
人类各种形式聚居地的总称,约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中期。在原始社会,以氏族为单位的聚落都是乡村聚落。进入奴隶社会,开始出现城市型聚落,但是,那时仍以乡村聚落为聚落的主要形式。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城市或城市型聚落得到了广泛的发展。
聚落通常是固定的居民点,只有极少为游动性的。聚落由各种建筑物、道路、绿地、水源地等物质要素构成。聚落的规模越大,物质要素构成也越复杂。
乡村聚落
居民以农业为经济活动主要形式的聚落。在农区或林区,村落通常是固定的;在牧区,定居聚落、季节性聚落和游牧的帐幕聚落兼而有之;在渔业区,还有以舟为居室的船户村。
一般说来,乡村聚落具有农舍、牲畜棚圈、仓库场院、道路、水渠、宅旁绿地,以及特定环境和专业化生产条件下的附属设施。小村落一般无服务职能,中心村落则有小商店、小医疗诊所、邮局、学校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在城市郊区还出现了城市化村这种类似城市的乡村聚落。
城市聚落
规模大于乡村和集镇的以非农业活动和非农业人口为主的聚落。城市一般人口数量大、密度高、职业和需求异质性强,是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一般说来,城市聚落具有大片的住宅、密集的道路,有工厂等生产性设施,以及较多的商店、医院、学校、影剧院等生活服务和文化设施。
聚落与环境
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
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我国陕西蓝田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提高,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
聚落的民居建筑,是当地居民为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和便于从当地取得建筑材料而创造出来的,其不仅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也有显著的地方色彩。例如,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用当地便于取得的冰块构筑的小冰屋,墙体很厚,有利于保持室内的温度;我国黄土高原有堆积很厚的黄土层,那里的气候相对比较干燥,当地居民便就地取材,利用黄土层挖凿成窑洞;我国新疆地区气候干燥,风沙大,建成平顶房,其屋顶可以用来晒庄稼;我国及世界上的一些热带地区,因炎热多雨,比较潮湿,一般都建成双层木楼或竹楼,通风较好,人居住在楼上不仅比较凉爽,而且也相对比较干爽;我国东北地区因气候寒冷,一般都建成墙体较厚且有火墙火炕的居室,那里风比较大,所以窗纸都贴在窗外。有的民居则是适应于当地居民的生活习俗而创造的,如我国福建客家人因聚族而居,创造出大土楼的特色建筑。
世界文化遗产
1972年11月16日,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大会第17届会议上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共分8章33条。这8章为:①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定义;②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国家保护和国际保护;③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政府间委员会;④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基金;⑤国际援助的条件和安排;⑥教育计划;⑦报考;⑧最后条款。
其中,公约规定保护的文化遗产包括:凡从历史、艺术和科学观点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雕刻和绘画,具有考古价值的古迹遗存等;在建筑式样、协调一致性或与环境风景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分散或相互关联的成组建筑;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及考古地址等。
公约还规定,缔约国应通过一切适当手段,特别是教育和宣传计划,努力增强本国人民对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赞赏和尊重。
传统聚落中部分具有历史、艺术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民居(分散的)或民居群(成组建筑),也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例如我国山西省的平遥古城、云南省的丽江古城、安徽省黟县的西递村和红民村等等,已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北京的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所谓四合,“四”指东、西、南、北四面,“合”即四面房屋围在一起,形成一个“口”字形。四合院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工艺和人居创造的完美结合。例如:大门开在东南角,是因为北京城东南方向来的是暖湿风;西北方向的墙高,是为了挡住凛冽的西北风。
四合院是北京民居建筑的代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可随着人口的急剧膨胀,住房紧张,有的四合院里所有能利用的空间都被搭上了各式各色的小房子、小棚子,干什么的都有,拥挤不堪,使四合院变成了危房。另外,市政设施的落后又给这里的居民生活带来了更大的不便,生活质量难以提高。例如,厕所是公共的;自来水只进院子不进屋;电线在房顶上飞;下排水不畅;等等。为此,北京市于1999年公布了首批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以保护北京市历史文化的主要精华。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相关资料
《地势和地形》说课稿3
《地势和地形》说课稿2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2
第二节《海陆的变迁》教案1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1.1《地球和地球仪》教案3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上1.2《地球的运动》教案2
《人口与人种》教案2
人教版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3
《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1
第五章《发展与合作》参考资料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3
第二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2
第四章第一节《世界人口与人种》教案1
第三章第四节《世界的气候》教案1
第三章第三节《降水和降水的分布》教案1
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气温的分布》教案1
第三章第一节《多变的天气》教案6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变迁》教案1
第二章第一节《大洲和大洋》教案1
第一章第三节《地图》教案1
第一章第二节《地球的运动》教案1
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教案2
《第五章 国际合作》教案1
《第五章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教案1
《第五章 发展与合作》教案1
第四章第三节《人类的居住地——聚落》教案2
第四章第二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教案1
《多变的天气》教案5
《多变的天气》教案4
《多变的天气》教案3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地理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2